
葉建春:為江豚營造安全生存環境 保護好“水中大熊貓”
葉建春在鄱陽湖極枯水位長江江豚保護工作專題會上強調
科學應急為江豚營造安全生存環境
盡最大的努力保護好“水中大熊貓”

9月30日晚,省長葉建春主持召開鄱陽湖極枯水位長江江豚保護工作專題會。他強調,隨著干旱少雨天氣持續,鄱陽湖水體逐漸萎縮,江豚生存環境面臨嚴峻考驗,做好江豚保護救護工作迫在眉睫、刻不容緩。我們要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和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的重要論述,站在戰略和全局的高度,系統分析研判極枯水位對江豚生存造成的階段性影響,堅持科學應急、精準施策,為江豚營造安全生存環境,盡最大的努力保護好“水中大熊貓”,為推進長江大保護和生物多樣性作出積極貢獻。
省領導羅小云、殷美根、陳小平出席專題會。

在聽取省直相關部門匯報和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專家建議后,葉建春指出,長江江豚是人類的朋友,是長江生態系統的旗艦物種,極其珍稀,極其寶貴。在保障群眾飲水安全的基礎上,保護救護包括江豚在內的人類朋友,推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是積極應對夏秋冬連旱極端不利局面的應有之義。當前,鄱陽湖水位屢創新低,江豚生存空間持續被壓縮,特別是部分江豚棲身于大沙坑,需要保持高度關注。要加強對鄱陽湖水域水文、水質、水生生物等監測,及時掌握江豚的數量分布和棲息地環境狀況,全面評估鄱陽湖生物多樣性保護面臨的困難,為制定江豚保護救護方案提供科學依據。

葉建春強調,要盡最大的努力,爭取最好的結果,全力打好抗旱救災持久仗和江豚保護硬仗。要加密巡查頻次,及時發現江豚擱淺及非法捕撈等其他威脅江豚生存安全的情況并給予有效救護,及時對發現江豚活動蹤跡的水域補足水量,及時投放江豚餌料資源,給江豚棲息留足水域空間、留好必要口糧。要統籌好生態環境保護和經濟社會發展,在保障產業鏈供應鏈暢通的基礎上,減少鄱陽湖航道船舶載重量,巡查及執法船舶酌情降低航速,把航運對江豚正常生活的人為干擾降到最低。要強化應急救護,組織專家隊伍,提前做好江豚遷入地可行性論證及疏浚預案,做好救護工具準備、救護人員培訓等工作,對江豚遷地保護過程中的突發情況處理、遷入新水域后的有效保護等要有完善方案,確保江豚遷地保護工作不出紕漏。
葉建春強調,各地各有關部門要樹牢“一盤棋”思想,各司其職、各負其責、密切配合,形成共同保護江豚的強大合力。農業農村部門要積極發揮牽頭作用,加密會商研判頻次,加強業務指導和工作督導。其他有關部門要按照職責分工,做好聯合巡查、聯合執法等工作。要確保資金投入,為江豚保護、研究等工作常態長效開展提供有力保障。要強化科普宣傳,讓全社會更加充分了解保護江豚的重要意義,營造全民支持、共同參與的濃厚氛圍。(記者張武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