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西移動斬斷伸向校園電信詐騙黑手
當前,在全國集中開展“斷卡行動”的高壓態勢下,“兩卡”獲取難度越來越高,一些犯罪團伙逐漸將魔爪伸向了在校學生,用蠅頭小利誘惑、教唆在校學生租卡賣卡,或鼓動在校學生不知情情況下參與到詐騙環節中。
案例一:江西某學院學生,2022年暑假期間通過QQ群看到“幫助加陌生人進QQ群、微信群”每單可以獲得30元酬金的兼職信息,遂聯系不法分子,利用自己名下2個號碼為不法分子進行引流,案發時該學生對自己參與引流涉詐行為毫無認識,以為只是在兼職打工。
案例二:宜春萬載某校學生,將自己實名制入網號碼以每小時100元價格租用給不法分子,不法分子利用該卡實施詐騙,使用2個小時后將卡還給該名學生,案發后公安進行傳喚問詢,該名學生才知道自己號碼涉案。
針對這些情況,江西移動積極履行企業社會責任,聯合公安部門,共同營造平安和諧校園,為學生群體筑造一道堅固反詐防火墻。
警企同協作共建校園宣傳網
江西移動依托“安心行動”,聯合各級反詐中心開展反詐宣講進校園活動,向學生群體傳授防騙知識、培養防騙意識,遏制電信網絡詐騙向學校滲透。
2022年以來,通過警企協作方式,在全省范圍內累計組織校園反詐宣講30余次,發放反詐宣傳手冊4萬份。從真實發生的典型案例入手,系統講解了在學校易發高發的詐騙慣用套路及預防手法,教育引導廣大師生保護好個人隱私信息和社交賬號,切勿賣卡租卡,時刻保持警惕,既不要上當受騙,也不要為一點蠅頭小利淪為犯罪分子幫兇,為實現“無詐校園”的目標打下堅實基礎。


江西移動在2022年“贛鄱無詐”公益宣傳活動中,聯合省公安廳開展全省反詐優秀作品評選,本次活動在校園引起強烈反響,在校學生積極參與,在短視頻、動畫設計、宣傳版畫等各類參賽作品投稿中占比超50%,通過作品的制作,讓反詐意識在學生群體中深入人心。
人防加技防打造反詐防火墻
根據對歷史涉案號碼分析,不法分子將號卡獲取主要目標定位在有資格辦卡的16歲以上,22歲以下學生群體,針對這一特點,江西移動依托自身技術優勢,通過大數據平臺AI算法,精準建立學生客戶一庫五模防范體系。一是針對近學生用戶建立信用星級評定機制,按照可信庫劃分,高安全用戶弱管控,低安全用戶強管控;二是完成校園類管控模型開發,實現校園及非校園區域實時監管;三是做好學生互聯網賬號異常注冊監管,并通過工信部向互聯網公司推送,開展互聯網賬號二次認證。
在強化技防的同時,學校入駐網點及校園周邊渠道網點一線人員嚴格落實反詐“五個一管控”的規定動作、入網視頻錄制以及校園新入網用戶全量回訪,實施入網“三問兩嚴兩不準”。并且針對一些在校中學生結伴辦卡,且同時辦理多張,辦理行為異常的情況及時向屬地公安部門進行通報,及時在源頭進行阻斷,避免同學掉入幫助電信網絡犯罪的深淵。
在今后的反詐工作中,江西移動將一如既往履行企業責任,守護好校園安全,不斷加大校園防詐宣傳力度、普及反詐知識,守護美麗校園的一片凈土。